化妆品问题接连不断
2004年10月,我国美容业首份学术报告《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》的统计数据显示,去年我国消费者对美容、化妆品的投诉量达28481起,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三位;
2004年年底,福建厦门市卫生监督所经抽检发现,“李医生”、“雅倩”等祛斑类化妆品汞超标。
今年2月1日,北京市药监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,在去年北京市场上的染发、祛斑、健美3类、70种特殊用途化妆品中,只有41.4%的质量合格,祛斑产品汞超标问题严重;
3月,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揭露“美津植秀祛斑膏”、“活夫祛斑霜”等化妆品的汞含量严重超标;同时,广州检验检疫局发现进口的法国某知名化妆品的面膜砷含量超标达2.3倍;
在今年的央视“3·15”晚会上,专家指出,某家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的美容院所用祛斑产品的汞含量超标达2.7万倍;
同样在3月,高档化妆品“SK—Ⅱ”遭遇空前质疑,其中的烧碱成分饱受争议,另有5种成分不明;
4月8日,卫生部发布通知,宣布从4月15日起至今年年底,集中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。
不合格化妆品引起两大问题
首份《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》推出时曾引起业界震动,该报告在谈到中国美容市场的问题时,第一个指出的就是假冒伪劣化妆品的猖獗。在采访专家时记者了解到,伪劣化妆品导致的重金属中毒问题最突出。
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王教授指出,不合格的美白祛斑产品对人的毒害是个慢性过程。她遇到过一位患者,30多岁,在老公出差的一个月时间里去美容院做了多次美白。老公回来后称赞她变白了,她因此“受到鼓励”,开始频繁出入美容院,晚上还抹各种面霜。后来她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常去的美容院使用的美白产品汞含量超标,于是连忙到朝阳医院检查,结果发现体内汞含量已经超标。为了把指标降下来,医生一连给她排了6个疗程的汞。
王教授告诉记者,国家规定,化妆品的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/千克,砷含量不得超过10毫克/千克,铅含量不得高于40毫克/千克。一旦使用了不合格化妆品导致重金属中毒,就可能引发神经衰弱、乏力、失眠、烦躁(汞),或者色素沉着、疼痛(砷)和便秘、贫血(铅)等症状。但实际上,由于这些症状都是潜移默化的,很难引起警惕,因此很多患者和前面提到的女士一样,都是看到曝光节目或者自己的亲朋查出问题后才想到去医院。
除了重金属中毒,化妆品导致过敏也很常见。这里面有一些人皮肤比较敏感的原因,更多的则是一些化妆品里的防腐剂和特殊成分刺激性过强,结果导致患者皮肤红肿,出现皮疹、脱皮,最后引起色素沉着。
育(生)发、染发、烫发、脱毛、美乳、健美、除臭、祛斑、防晒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中往往添加了一些特殊功效成分,刺激性大,因此危险性也大。其中,染发、烫发类产品引起的皮肤过敏问题最为严重。北京工商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教授阎世翔介绍说,染发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很常见,轻则皮肤红肿、发痒、起皮疹,重则出现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统计,无论哪种染发剂,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5.2∶10000。这主要是由于染发剂中的苯二胺等化学物质会导致过敏反应。此外,一些劣质染发剂中含铅、硝基苯、苯胺等有毒物质,容易被皮肤吸收,引起不良反应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