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整形 > 正文

“人造骨”整形正当红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04月01日

    自从生物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来,科学家利用激光、生化、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皮肤、骨骼等组织的人工再造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。洛杉矶的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人造皮肤,麻省的科研人员利用自体细胞使长出的乳房更趋完善,而人造骨骼及其移植技术的精彩翻新,更让“人体雕塑”有了让人眩目的内涵。        “人造骨”整形正当红

  2000年初,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率先把“人造骨”移植体推向市场。这种形状类似绝缘小导管的移植体由聚四氟乙烯制成,与人体的亲和力比较强。人体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可以在中空的开口内生长,管状植入体既有利于固定,除去也非常容易,具有实心植入体所没有的优点;即使移植后效果不够理想,一个小手术就可以把它取出来,所以非常适用于那些对造型美感要求严格的各种面部整形手术。

  “人造骨”可插入面部、鼻部或颈部皮肤下的软组织内,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研究报告表明:“人造骨”使人们的皮肤更加饱满,皱纹消失了,看上去充满生机。

  目前,最常用的人工骨骼由氢磷化合物制作,它的化学分子式与骨骼一样,但却不像真骨骼那样具有多孔结构,在结实程度上也比不上真骨骼,植入最长寿命仅为10年。"骨骼中毛孔的作用十分重要," 美国CCACS研究中心主任斯乔文博士解释说,"它们是血液流动的通道,而且可有效降低骨骼重量并增大骨骼强度。同时,毛孔也提供了一种长期植入人造骨骼可借鉴的方法:如果真骨骼能在植入的人工骨骼的毛孔中生长,那就大功告成了--两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,不会再出现连接处损坏的现象。"

  于是在今年,世界各国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新型元素,逐步升级了“人造骨”及其移植技术。

  “骨”世界六大新鲜元素

  第一元素:生物降解泡沫骨架

  最近,多伦多大学的生物医学专家约翰·戴维斯和他的同事利用经过改造的生物降解泡沫材料,成功地研制出了微孔人造骨。

  首先,他们用生物降解泡沫材料为病人按照需修补部位做了一个骨架模型,模型上布满了无数个与人体软骨组织类似的微孔,然后在微孔中植入骨骼生长细胞。这种人造骨骼模型一旦被植入人体,其中的骨骼生长细胞可按骨架方向生长并形成新骨,从而达到修补骨骼的目的。

  第二元素:计算机订制“陶瓷骨”

  日本大阪OSU公司与大阪产业大学合作,开发出一种多层多孔结构的金属陶瓷材料。这种材料实际上是高温烧结的多层多孔碳化钛,其多孔结构的空隙率为50 %,比重比最轻的金属镁还要轻。研究人员认为,这种多层多孔的碳化钛是人造骨骼的最好材料。

  用陶瓷制造骨骼是依靠X线来确定骨骼尺寸和形状的,精确度可达到0.1毫米。然后再将要替换的骨骼形状输入计算机,计算机根据骨骼形状将其分割为几部分,再自动制作出所需骨骼,之后还会在骨骼上钻一些小孔,这样便于手术医生将新骨骼与病人的旧骨骼连接起来。通过计算机系统为患者专门订做的“陶瓷骨”,完全适合面部整形患者的个性需要。另外,由于这种人造骨骼所用的材料与人体骨骼非常相似,因而会让植入者感到更加舒适。

  第三元素:磷酸钙骨胶原复合骨

12